【CNMO科技】2018年初,小米公司,这家仅成立八年的新兴科技企业,在港交所迎来了其历史性的时刻——挂牌上市。作为香港“同股不同权”创新试点的首家上市公司,小米的上市备受瞩目。然而,上市首日,小米集团便遭遇了破发的尴尬局面。

当天,小米集团以16.6港元/股的价格开盘,较发行价17港元下跌了2.35%。这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,IPO投资者更是面临亏损的困境。
回忆起这段经历,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在2021年的年度演讲中仍感慨万千。他表示,当时大家都懵了,面对破发的现实,心里五味杂陈。仪式结束后,面对众多守候在门外的媒体,他和几个小米高管选择躲进了港交所的一个杂物间,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苦涩。
在上市当晚举行的内部答谢会上,雷军深情地向全体员工道歉:“今天破发,我对不住大家了。”他坚定地表示,他们会继续努力工作,一定要让IPO投资者至少赚一倍,即股价达到34港元。

或许雷军在2018年设立这一目标时并未预见到,这个承诺最终会在七年之后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实现。而推动小米股价实现这一飞跃的,竟是当时与小米主营业务完全无关的电动汽车业务。
港股龙傲天?
2021年初,小米集团因造车传闻而股价飙升,达到了一轮高点。同年3月,小米集团正式宣布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,计划成立全资子公司并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,未来十年内预计投资高达100亿美元。随后,小米集团的股价在2022年年中一度跌至8.31港元/股,然后经历震荡回升,自2024年8月起开始加速上行。

2024年3月28日,小米集团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,推出了小米SU7、小米SU7 Pro和小米SU7 Max三款车型,市场反响热烈。小米官方数据显示,新车上市仅27分钟,大定数量便突破了5万辆,24小时内更是达到了88898辆的惊人成绩。随后的一年里,小米汽车业务捷报频传,迅速成为当年备受瞩目的汽车品牌之一。
至2025年1月初,小米集团股价已攀升至36港元,市值超过9000亿港元,小米董事长雷军也正式兑现了自己七年前对股东的承诺。接下来的几个月,小米集团的股价和市值持续上涨,至2月底,股价一举突破58港元,市值更是飙升至1.5万亿港元以上。截至2月25日中午,小米的市值已经超越了拼多多,跻身国内互联网企业市值第三位。




